close

 

                  國中基測各科之準備     

            

自從國中基測後,便一直有人問我關於讀書的方法,且應蘇老師之言,故我作了此篇文章來針對國中基測各科一併解惑。

 

 

首先,英文是最受大家重視的一科。最令人頭痛的不是在於文法,因為文法只要你掌握精簡的概念便可通行無阻,單字反而是英文最重要的一環。建議讀者可以去書局購買教育部所頒布的「常用兩千字彙」,考題的單字不會超出那兩千個字的範圍,然後,把兩千個字彙全部背起來。

 


         或許你會很訝異:「說背起來就背起來,有那麼容易就好了!」在這裡,先跟讀者說個知識,人類的大腦有一塊區域負責處理短期記憶,稱之為「海馬迴」。它會迅速的記下你今天發生的重要的事,然後再晚上睡覺時將資料輸入負責長期記憶的區域,所以,睡眠是很重要的。

 


            再來,海馬迴會自動忽略它認為很普通或持續存在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一整夜讀書卻讀不出個所以然來,或是你拼命盯著一個單字看,卻無法讓它進入腦中。這時,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快速並且無次序地看過那一頁的單字,最好一個單字不能超過十秒,你只需要「知道」它的意思和如何發音,所以,蘇老師所獨創的排列組合發音法對我幫助極大。


           

 注意,活背的時候不要去研究它的字母,單是先知道單字的母音,然後從發音來順理成章的做出子音的組合,一個字就這樣在你腦中間單成形了。最好重複多讓目光在紙上跑幾趟,不久,你應該會對那些單字出現熟悉感。一開始一天別記太大量單字,大腦會吃不消。久而慢慢增加一天的單字量,兩千個字很快就可以解決了。至於閱讀測驗的部份,則是建議要練習多讀英文文章,並盡量不要去查生字。

           

 太過依賴查閱的動作會讓你不能接受一個句子出現了一兩個生字,進而讓你讀不懂句子。因為閱讀測驗不可能每個字都看得懂,要能夠從上下文推斷字義。片語則是參照上述背單字的方式,並且多注意所謂的介系詞,克漏字測驗不知怎麼很愛考介系詞。

 

 

        再來是數學,在這裡,筆者要坦承,我就是少了對數學的感覺。換句話說,我對數學的悟性並不高,往往要老師或同學來敲我一下腦袋,我才會:「喔~!原來是這樣!」常用公式要背,這句話數學老師一定常講,並且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其運作的道理。然後是多算題目,而算練習題目的過程中,一定會碰到你不會的,這時,先別急著問別人,試著去重新思考題目,或許答案其實就在眼前。

 


        如果真的還是不懂,才去向其他人詢問,並且要細細的琢磨解題方法,這樣就可以貫通同類型的題目,作一題等於作了幾百題。另外,國中基測的考試越來越趨向靈活,講究的是思路的轉彎而不是強大的計算。畢竟,論計算速度和準確度,電腦比人腦強的多了,可是,你問電腦一題腦筋急轉彎,讓它跑過好幾打的MegaBite也跑不出答案。

 


        所以,別被題目文字敘述的流沙給淹沒了。像筆者的一位同學,在出考試場後一直和我爭論著:如果讓一個硬幣滾一圈,他圓心經過的距離是否和原周相等?題目敘述比這句長很多,也繞了很多的彎。稍微懂一點幾何的人很快就可以知道,答案是肯定的,而我的友人卻大談什麼圓周常數之類的東西想證明他的看法。
計算數學題目千萬不能被固有的思緒限制住,那會害你看不到題目的另一面,以及它真正的意思。

 

 


       常常聽到有人去加強英文、加強數學或理化,卻鮮少有聽過加強國文的。的確,國文並不好下手。因為在基測、國文科的題目多半都是所謂的課外題,課內的題型就只有字形字音字義以及一些基本的國學常識,那些只是基本功夫而已,便不在此說明。
      

 

          課外題則包含語文邏輯和文意賞析、判讀,還有文言文的理解。那些東西文字說明是不會懂的,那需要多閱讀文學作品來提高戰鬥力。建議多讀古典和名家作品,可以增加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學習優美的修辭、正確的寫作方式。

 


          網路小說和坊間租書店的愛情小說看看就好,不是說寫的不好,也是有些未成名的作家有驚人之作,可是普遍素質多半參差不齊,看多了不好的作品很容易被其影響。文言文方面建議去讀古典文學名著,或是考慮讀「古文觀止」。平常閱讀文言文時最好先讀過譯文在回頭讀原文,把文言文當成故事書來讀,可以增加對古句倒裝等等用法的熟悉度,慢慢的等到基測考試也可以知道那篇文言文的文意。

 


          白話文的部份則盡量去看暢銷著作,能夠學習精美的用句,不一定要小說,例如:余秋雨所著的「文化苦旅」。其中作者動人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文學素養,讓你邊讀邊學習寫作時的遣辭,提升作文能力。
 

 

         自然科分成物理、化學、生物與地球科學。其中,生物與地科常出現專有名詞,必須要了解不同名詞之間的相互關係。讀這兩科時我習慣作成系統分支圖,幫助我了解什麼物質發生作用時會影響到另一物質,做完可以加強對這兩科的概念。
         

 

       常聽到許多老師寫了一堆物理公式,然後要你背起來,其實你只需要知道最常用的幾條就夠了,因為題目不會故意考你很刁鑽的解題,主要著重在判斷與思考。甚至一串長的不像話的題目其實只要一條簡單的公式就解的出來了,只要平常作過練習,就算碰到沒看過的題目也可以輕易的看出它的破綻。

 


        化學方面,則是要知道常見的元素或物質特性,熱力學的公式,還有氧化還原的關係,基本上就可以通行無阻了。

 

 

       至於社會科,我看地理的方式就是看地圖,用一張地圖,用一張地圖標示出哪些區域或地方有什麼特別的東西或是該地的氣候。而且要常看,久而久之你對地名產生強烈的印象。假如地理是一張圖,例如:甲年發生了乙事,結果影響了後面發生的丙事。人名要明確的記住,因為有些人名十分相似,考題便會出不同選項來混淆你。

 


          對我來說,讀歷史是很有趣的事,就像在讀一本故事書,只要抱著輕鬆的心態去看它,歷史其實會很有趣。

 


       公民最重要的是法律和經濟,注意去理解彼此權力的行使,還有最近的時事,多去注意新聞,經濟學其實概念大家都應該懂,只是換上專有名詞便不認識它了。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社會科,可以幫助理解與消化。

 

       最後要說的是讀書的通則,其實現在普遍有很多人常想說,書都讀不完。這是很不好的心態,無論是讀課內或課外書,都應該抱持著輕鬆的心態,給自己太多壓力只會害了自己。

 


       在我們國中班上,前幾名的同學在今年考試都全軍覆沒,只剩下一個平時成績不好,段考偶爾會探出頭的傢伙上了第一志願。我的課本比最後一名還要乾淨,這是真的,因為最後一名還會在課本上亂畫,我的課本白的可以留給學弟用,當然,我還是有抄筆記,不過我只抄我認為的重點,或是我不知道的事。


       我覺得上課時與其抄筆記,不如專心聽老師上課,懂了最重要。筆記最好用自己的方式寫,這樣你才會真正懂,黑板上的東西不用照單全收。其實不怕寫給讀者看,我的畢業成績在班上連前六名都沒有,意思是我畢業一個獎都沒拿到,真是諷刺的畫面,別班的高手都是拿雙料冠軍,只有我坐在椅子上等著典禮結束,想起來真是好笑。

 


        然而我並不在意,我不在意平常成績多爛,甚至爛到不及格,在國中要不及格其實不容易啊!對我來說,信心很重要,充滿信心會讓我無畏考試,更不怕考差,在考前擔心自己會不會考不好,那你就會未戰先敗了。希望我作的這篇文章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筆者於96年度高雄考區,                            

                        為國中學測全校第一名,                                      

                               曾就讀雄中,                           

                         就讀國立大學法律系,                             

                         曾為蘇老師的學生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xonfonix 的頭像
    saxonfonix

    排 列 組 合 發音法

    saxonfo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